首页>>以案说法>>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2025年特朗普与加密货币的风云变幻:从发行到态度转变?

时间:2025-07-04 21:52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律师获悉

2025年1月,候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忽然宣布,要发行一款用个人名字命名的加密货币,即特朗普币。因有光环加持,它的市值在一夜之间飙升了600%。

2025年3月7日,特朗普重新执政还不到50天,他签署行政命令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在该命令中,他把比特币称作“数字黄金”。同日,白宫举办加密峰会,特朗普表示,要使美国成为“全球比特币超级大国和世界加密货币的中心”。

但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发觉,特朗普就职之后,“特朗普币”价格迅速下降,三周内致使超过81.3万个加密钱包损失了20亿美元。事实上,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他就曾严厉指责过加密货币,甚至把它评价为“灾难” 。

但特朗普在对待加密货币的态度上有变化,然而其中有一点是始终保持不变的,那就是他一直执着于美国的货币霸权地位。

到底什么是加密货币,是什么使得特朗普从批判者转变为鼓吹者,加密货币对于捍卫美国货币霸权,真的能如美国期望的那样吗?

美国成“加密货币”的“异类”

加密货币,从种类上看,到2024年1月,已经达到了上万种。

品种繁杂,然而品类集中度较高。比特币的份额高达50.6%,在其之后,依次是以太币,占比15.8%,币安币占比2.6%,SOL币占比2.4%,瑞波币占比1.7%,艾达币占比1%,其余加密货币的市值占比均在1%以下。

加密货币是数字货币的一种,它鼓吹“去中心化”,号称要突破现有监管体系,这使得绝大多数国家的央行都对此疑窦丛生,而这也让美国今天对“加密货币”的重视显得十分特别。

和传统货币相较,加密货币有着许多问题,这使它看上去很不像货币,各国央行的担忧也主要聚焦于这些地方:

“去中心化”致使缺乏稳定的价值支撑,币值波动性大,其波动幅度比股票等成熟金融资产大得多,比如在2022年5月的一周内,在通胀引发的市场焦虑里,比特币和以太币一周内下跌幅度超20% 。

同样,2024年11月,特朗普当选,他转变了态度,放言要推动加密货币发展,之后比特币单价逼近10万美元,而在那年年初,比特币单价尚不足4.5万美元。

比特币近年走势图

特朗普对加密货币态度的转变_2025年特朗普发行的加密货币_14. 数字货币分割探讨

||数据来源:

对此,有人试图开发一种加密货币,这种加密货币能够与实体货币或商品挂钩,也就是“稳定币”,后期会通过算法控制其供应量,以此达到币值稳定的“双保险”。不过从市场操作方面来看,稳定币的币值并非那么稳定。

近年来,多款稳定币都经历过急剧下跌,当日跌幅甚至能够突破90%,当时担任美国财长的耶伦为此多次倡导加强对稳定币的监管,她觉得稳定币“是一种快速增长的产品,存在着金融风险”。

“去中心化”致使线上违规概率急剧增加,出现了合规性漏洞,这些漏洞包含但不限于监管套利,存在用户审核方面的漏洞,有偷税漏税情况,资金被用于不法用途,特别是洗钱、贩毒和恐袭,还存在数据隐私被窃取的问题,有违规跨境操作现象,以及投资者权益受到侵害等 。

尤其是黑客入侵袭扰的可能性明显增大,2025年2月下旬,Bybit交易所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遭到黑客攻击,一名黑客窃取了超14亿美元的以太币,黑客借助中间钱包、加密货币兑换、跨链桥等线上交易机制,迅速完成偷窃资产的洗白,最终在10天内全部洗清。

有一种观点觉得加密货币能自给自足,不会出现流动性危机,可实际上,一旦投资者信心不足,就会选择集中抛盘或者提现,这必然会引发流动性问题,也就是流动性难题。2022年11月,加密货币交易所FTX因陷入流动性危机而倒闭,其创始人被判处25年监禁 。

此外,政府持有加密货币会造成流动性方面的两难局面。康奈尔大学的贸易政策教授Eswar曾进行解读,若贸然储备大量加密货币,不仅会占用美国财政,还得有能力控制资产价格。一旦政府试图通过出售数字资产削减债务,就会导致资产价值下跌。而且币值波动性大的特点会放大下行的杠杆效应。

也正是由于这些问题,尽管名称中带有“币”,然而各国对于加密货币的界定,普遍更倾向于将其视为资产而非货币,并且监管还聚焦于其价格稳定性,聚焦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聚焦于非法活动的打击以及税收问题。

美国的掉头转向

特朗普一开始是极度看空加密货币的。

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候,他就抨击过加密货币币值不稳定,说其如同“稀薄的空气”,他还指出不受监管的加密资产可能助长包括毒品交易在内的非法行为,所以发行者必须像银行一样受到银行法规监管,且这种监管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要涵盖 。

直到2021年8月,特朗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密货币可能是一场“等待发生的灾难”,还称“它们可能是假的,谁知道它们是什么。”

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当时特朗普正在酝酿二次参选,他采用了一种新潮的造势方式,这种方式是发行NFT产品,也就是非同质化代币。

NFT也是在区块链上进行记录和发布的,也是一种具有去中心化、唯一性、不可篡改等特点的可信数字权益凭证。不过它和比特币不一样,比特币是同质化的加密货币,拆分后仍有价值。而每个NFT都是不可分割、不可替代且独一无二的,这种特性就被称作“非同质化”。

特朗普的NFT是一系列以他为原型的卡通形象,短短一天内,4.5万件NFT产品就销售一空 。这一行动看似戏谑,却给特朗普带来了400万美元进账 ,同时让他看到自己社会热度仍在 ,从某种程度上说,强化了他的参选信心 。

从这之后便愈发难以控制,特朗普在接下来的2年里又推出了多轮NFT,这些NFT将他整个大选周期完全覆盖了。

并且配套营销越来越丰富,在2024年竞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只要是大额购买特朗普发行的NFT产品的人,就有机会前往海湖庄园,还能与他共进晚餐。

“发币”带来的好处可不只是“发币”这件事本身,更关键的是,能够和那些手里握着大量资金、正在寻觅政治代理人的“币圈大佬”相互呼应 。

有一个由币圈组成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它名为Trump 47,在4个月内为特朗普筹集了75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捐款。到2024年大选的冲刺阶段,特朗普在筹款结构上与2016年参选时不同,2016年参选时是以小额捐赠为主,而此时“大款打钱”成了主流。共和党筹款向来比不上民主党,在此情形下,特朗普三季度的大额筹款比哈里斯超出50多个百分点。据统计,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由加密货币支持者组成,在本次大选期间投入经费近2.5亿美元 。

此时的特朗普东莞律师事务所,悄然修改了政见,承诺会结束历任政府此前针对加密货币的执法行动,放松监管,要确保美国成为地球上的“加密货币之都”以及“世界比特币的超级大国”,还趁势吹嘘自己“随时准备拥抱新技术” 。

到2025年1月,即将上任的特朗普,和他的妻子以及幼子一起,又推出了三款以个人形象为主题的“迷因币”。

“迷因币”的名字来源于上世纪70年代研究大众传播心理的“迷因效应”,个人形象、表情包以及互联网段子都有成为“迷因”的可能,“迷因”就是传播、复制和崇拜的元素,在这里它成了加密货币的符号。比如马斯克推动的“狗狗币”就是一种迷因币东莞律师,甚至因其缩写都是DOGE,它的符号形象被化用成了如今“政府效率部”的标志 。

特朗普成立了一个平台,名为“世界自由金融”,该平台开展加密资产交易,特朗普亲自担任“首席加密倡导者”。在12月上半月,特朗普购入了各类加密货币,金额近4500万美元,其中2/3为以太币。

这个交易平台公示的高管里,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特朗普,还有他的三个儿子,直到现在情况还是这样。

美国货币霸权能否延续?

特朗普签署了行政令,从这一行政令中,我们能够略微了解他的思路与目标,比特币总数有限,不存在超发情况,把比特币引进作为战略储备,这也是为美国货币霸权探寻新形式的一种探索。

特朗普政府在本届任期内面临诸多挑战,多家专业机构发出警告,美国正朝着滞胀的方向发展,贸易战以及制造业空心化可能会使这一进程进一步恶化 。

传统的美元霸权在此期间会遭受极大冲击,冲击如浪卷潮涌,此时急需引入新的变量。

为此,美国能够凭借自身金融霸权地位,引导其他国家跟随,巩固对加密货币的认同。在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的同一时期,挪威主权基金、新加坡GIC等都已着手评估比特币的配置方案,这也促使比特币单价持续突破 。

总之,特朗普正尝试重新塑造美国货币体系,加密资产储备包含比特币,其有可能成为新的货币变量。

一系列安排令人眼花缭乱,从中也能够看出,美国为给自己的货币霸权寻找新款“定海神针”,内心究竟有多么着急 。

然而,这反而加重了加密货币在逻辑方面的悖论14. 数字货币分割探讨,原本它的叙述都是构建于“去中心化”之上,现如今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态,加密货币都具备了自身的“中心任务”。

欧洲知名券商XTB研究总监凯瑟琳·布鲁克斯觉得这事情极具讽刺意味,那就是,旨在不受政府干预、实现去中心化的货币,如今却要依赖美国政府,去中心化了,却有了中心话题来支撑自身价值。

其实,“去中心化”的悖论早就存在于加密货币的各个环节,有钱且有实力的人能够轻易组织大量“矿机”去“挖矿”,币圈“大佬”可以轻松包装出各种各样的“迷因币”来制造价格波动、获取暴利,美国去年的总统和国会选举,更是被少数人的巨额财富烘托得更加光彩夺目,一个个处于行业中心的人物持续设置着自己想要的“中心议题”,以使自己的地位更加“中心” 。

加密货币的币值也自然随着这些“中心”起舞。

特朗普当选并做出承诺后,加密货币多次大幅上涨。特朗普未兑现用财政资金购买比特币的预期,币值便迅速下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近来多次导致加密货币币值下跌,直到他宣布暂停加征关税,币值才再次回升。

在这个过程里,特朗普的发币生意仍在持续,本月初有消息透露,在“特朗普币”的发行中,他至少获利达3.5亿美元,然而有一半的加密货币在起初的疯涨阶段已被偷偷抛售,投资人就这样遭遇了“割韭菜”的情况 。

美国《财富》杂志作出这样的评价:特朗普加密货币的创造者,每赚取1美元交易费用,投资者就会损失20美元。

真正的货币,无论有多少新潮的“概念”依附,无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宣称开启了怎样的“革命”,最终都要回归到现实之中。

是国力决定了大家的认同,并非强推认同就能塑造力量,从这点来说,加密货币自有其不可承受之重。

东莞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