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对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制定完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调整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司法实践中只能依据合同法、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指导意见来审理,且部分调整民间借贷的规定不够明确,缺乏可操作性,给民间借贷案件的审判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应当制定专门的民间借贷法律法规指导民间借贷及相关的审判工作。要尽快制定《民间借贷法》或《民间借贷管理办法》,以保护正常的民间借贷行为,引导民间借贷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
(二)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在民间借贷活动中的防范意识
要充分现有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功能,探索对失信者建立惩处机制,通过法律制裁与社会舆论双管齐下,提高群众的诚信观念,使整个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从而减少纠纷的产生。还可以通过以典型案例的方式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以“活生生”的例子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民间借贷风险意识。同时,人民法院要加大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力度,针对民间借贷出现的新特点,及时沟通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利,构建民间借贷良性发展的机制。
(三)重视对当事人财产的查询力度
在审理借贷纠纷案件过程中,对于当事人的财产查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审理时,应针对被告的抗辩,查明借款的来源和原告的经济条件、收入情况,借款的支付方式及流向,借款的用途等事实来证明借贷关系的存在;甚至可以针对民间借贷案件当事人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对于频繁借款给他人的出借方且借款金额较大的出借方、以及疑是赌博放高利贷的当事人登记列表,对这些人员所涉的民间借贷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告知当事人违法行为的可能后果,并尽量要求当事人到庭接受法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