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指南
诉讼指南
全国碳市场建设如何推进?生态环境部将从三方面发力
东莞律师获悉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题目:国家碳交易体系发展怎样进行?环境保护部门将分三个层面着手
新华社记者高敬
最新公布的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阐述了促进生态环保、实现能源节约的规划。环境部门发言人裴晓菲在二十六日强调,该文件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定了未来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实施步骤和具体要求。接下来,环境部门将通过三个主要方向,持续推动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完善。
裴晓菲说明,2021年与2024年,我国相继建立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以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这两个市场各有特点,又彼此关联,共同形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经过四年多的推进445. 碳排放数据,全国碳市场建设实现了平稳起步、稳定运行,获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
制定制度规范方面,生态环境部联合相关单位完成了三十多个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基本建立了分层次、较全面的碳排放交易法规体系;强化数据质量监管方面,相关机构提升了监督执行强度,借助信息技术智能识别数据质量隐患,坚决惩处碳排放数据虚假伪造情形;拓展重点行业监管范围方面,在电力行业原有基础上,今年将钢铁、水泥、铝加工行业纳入强制性碳交易体系,对全国超过百分之六十的碳排放实现了有效控制。
裴晓菲表示,到2025年8月22日为止,强制性碳交易市场的配额总交易量已经超过6.8亿吨,相应的交易总额达到了474.1亿元,而自愿性碳交易市场累计核证的自愿减排量是249万吨,其交易总额为2.1亿元。
怎样执行这份文件中提出的各项任务?裴晓菲说明,生态环境部门会开展三项具体举措:
要继续加强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完善,依据产业进步情况、环保效益实现程度、信息统计水平及排放特性差异,逐步增加参与强制性交易的市场领域。要制定清晰规范、公开透明的碳排放额度管理规章,设定明确的短期与长期排放指标,逐步从控制排放强度转变为控制总量。额度发放机制将逐步从无偿为主过渡到无偿与付费并行东莞律师事务所,有步骤地提升付费分配的比重。强化对碳排放权交易先行市场的指导与监管,设立周期性考核与淘汰制度,终止增设新的地方性或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此外,着力培育自愿碳市场,构建科学健全的核算规范,迅速推进生态碳汇、新能源、甲烷削减等关键环节的核算方法研究。
其次要大力增强碳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计划与金融行业机构合作,研究设计涉及碳排放权及经核证的自愿减排量的环保金融工具和业务,并构建碳物抵押、碳资产回购等配套机制。碳物抵押指的是公司把政府划拨的碳排放额度或者经核实的减排量等碳排放资产当作担保品,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碳回购指的是配额持有者把碳资产卖给其他机构,并且约定之后以事先确定的价格再买回来,这样就能暂时获得资金支持。这种做法和之前提到的措施都能帮助主要排放的企业找到更多融资方式,让碳资产能够流动起来,减少资金获取的难度,同时也能提高企业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意愿和行动力。
此外,要逐步让达标金融机构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条件下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并且要逐步让其他非责任主体参与强制碳市场交易,同时也要让符合条件的个人参与自愿碳市场交易。
要提升管理效能,需严谨执行碳排放检测,健全关键领域检测的技术准则。务必让主要排放主体切实承担起碳排核算与信息披露的职责。要强化碳排数据在各个环节的监督,严惩一切虚报瞒报情形。
他表明,生态环境部门会继续制定健全相关法律规章东莞律师,持续增强碳市场构建的制度根基,旨在迅速建立更加高效、更有生机、更富全球竞争力的全国碳交易体系,并给予充分支撑。
东莞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